1. 简介凤凰卫视刘长乐
刘长乐是凤凰卫视的资深主持人之一,拥有近20年的电视主持经验。他以其温和、细腻、幽默的风格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。他主持的《凤凰大视野》、《凤凰周刊》等节目深入报道了国际热点、民生事件,具有深度、广度、创新性和专业性的特点。
2. 近况
2017年,刘长乐因个人原因离开了凤凰卫视。随后,他加入北京卫视担任主持。但是,在2019年3月,刘长乐又宣布离开北京卫视。此后,他便一直没有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。
3. 离开凤凰卫视的原因
虽然刘长乐从未公布他离开凤凰卫视的原因,但是有人猜测,他的离开可能与凤凰卫视的“圈内风波”有关。
在2017年初,涉及凤凰卫视驻北京办公室总监的丑闻开始传出,引发了凤凰卫视的内部调查。此后,凤凰卫视除了裁撤了一些部门外,还追究了一些负责人的责任。这一事件在媒体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,也让凤凰卫视丢失了不少观众和客户。
4. 刘长乐的未来发展
目前,刘长乐的未来发展方向仍然不明确。但是据悉,他在离开北京卫视后,并没有离开电视节目圈子,而是开始了自己的电视节目策划,打算自己创业。
同时,有人猜测,刘长乐或许会转战网络直播,或者担任某些企业或政府机构的形象代言人。无论刘长乐将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,都希望他能够在自己擅长的电视主持行业中再创佳绩。
5.对于凤凰卫视的评价
无论刘长乐将来如何发展,都不能否认他在凤凰卫视的贡献。作为凤凰卫视的资深主持人,他曾经为凤凰卫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。
同时,尽管凤凰卫视曾经发生过一些不好的事情,但它在国际新闻和娱乐节目方面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。在“全球华语电视25年”的评选中,凤凰卫视曾被评为全球华语电视成就奖大奖。这也充分证明了凤凰卫视在电视界的地位和影响力。
6.结论
无论刘长乐的未来发展如何,我们都希望他能够保持自己的优秀品质,并在自己擅长的行业中有所突破。
相信凤凰卫视能够在今后更加积极地改进自己的管理和运营,为广大观众提供更丰富、更有深度、更有内涵、更有品质的电视节目。
答案:刘作庚与刘长乐是父子关系。
解释:刘作庚(1914年-1983年)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、科学教育家和科学组织家,被誉为“中国近代物理学之父”,曾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、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。而刘长乐则是刘作庚的儿子,同样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,曾担任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等职务。
拓展:刘作庚和刘长乐都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界的重要人物。刘作庚在中国物理学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,他主持组织了中国第一座大型综合性物理研究所——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,为中国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。而刘长乐则在光子学、半导体物理学等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,曾获得美国物理学会的Fellow奖章和美国光学学会的Charles H. Townes奖章等多项国际奖项。
人物简介:
星云大师:台湾佛教界宗师。
刘长乐: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。
我们有什么可自卑的呢
刘长乐:曾经有人提出,我们到底该用谁的方式生活?现在,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全社会深入思考的问题。
星云大师:谁都不能代替自己。
刘长乐:是的。就像在海外的华人一闻到中国菜的味道就会难以自已;就像在国外见到神闲气定、身着对襟长衫的中国老者,总会油然而生亲切和感动;就像大年三十鞭炮齐鸣的时候,我们无论在哪里,都想要奔回家去吃妈妈包的饺子一样——这些渗透骨髓的冲动,其实都是传统文化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悄然留下的印记。
正如佛说「人人皆有佛性」,其实每个中国人都有一颗中国心。只是,当我们在车水马龙的都市里仓促奔走,在灯火绚烂的繁华街头寂寞徜徉的时候,常常会因迷惑而忘记了自身的价值。
肯德基真的就比佛跳墙好吃吗?拳击真的比太极好看吗?西服牛仔真的比长衫舒适吗?为什么我们会如此轻易地认同陌生人而摒弃自己?
星云大师:中国文化博大精深,我们有什么可自卑的呢?倘若不能重视自己的文化,我们不就是那个守着万贯家财还喊饿的孩子吗?
刘长乐:几年前,中国京剧院在北京一些大学里演出时,打出了这样的广告:「同学们,吃惯了比萨饼、麦当劳,不妨也品味一下中国茶吧!」
京剧与中医、武术、国画并称为中国的「四大国粹」。半个世纪前,那些名角、「头牌」在演出时,往往万人空巷,一票难求。而在当今,年青一代往往对本土传统文化弃之如敝屣,对带洋字的文化则趋之若鹜。难怪台湾诗人余光中痛惜地说:「当你的女友改名为玛丽时,你怎能送她一首《菩萨蛮》呢?」
星云大师:人间的许多文明都曾经历过历史的大风大浪,物是人非,是常情,但也令人感到悲哀。
刘长乐:当人们把羸弱当成常态,往往连强悍的勇气都丧失了。还有些尚有斗志的人,不但没有在颓废的大环境中揭竿而起,反倒陷入更深的自怨自艾甚至歇斯底里之中。由于没有客观地认识自己失利的原因,所以也就不能准确地找到问题的根源,徒有「光复」的决心,却未必能得偿所愿。
中国人这场「文化认同危机」的总根源,就是在追求「现代性」的过程中,撼动了民族文化的根基。也就是说,我们是「不得不在文化的根基处,即观念体系和制度体制方面进行西方化的改革」。
说到这儿,我想说,在国内外,我见过许多成就颇高的华人文化艺术大师,这些人往往是一袭中式对襟衣裳,神情淡定,举止儒雅。那种华人特有的气质和风度,令人倾倒。我深信,文化就是一举手一投足中所流露出的秘密,这些生命与文化的密码,是任何形式的全球化都无法消弭的。
在冲突中学习
刘长乐:我们有很多「说」的节目,《锵锵三人行》、《有报天天读》以及《时事辩论会》等等。我们的员工说:「真理越辩越明,有时也会越辩越晕。」因为有些争论没有绝对的对与错、黑与白。在剑拔弩张中,最值得敬重的资质还是忍辱负重、和缓妥协,那是后退一步的胜利。
星云大师:佛教里有一种「辩经」练习,通过辩论加深对佛法的理解。重要的不是讲什么、怎么讲,而是创造一个大家都能讲的机会。
刘长乐:《时事辩论会》是正反两方辩论,保持多元化话语空间,强调不同,还有直播网民互动的优势,打破「一个声音」的现状。所以这个节目在中国现有的新闻语境中,是一次大胆的尝试。
在日本前首相小泉执政后期,官方和民间的中日对话渠道几乎都关闭了。一个偶然的机会,日本朝日电视台的制作人看了我们的《时事辩论会》,提出要跟我们辩论。这种新的对话方式,在中日关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。于是在2005年8月9日,中日双方举行了第一次电视辩论《破局之辩——中日热点大交锋》,应该说有些火药味。次年又举行了第二次中日辩论会,讨论后小泉时代问题。辩论气氛更为理性,中方嘉宾没有再出现激愤情绪,更没有手指对方的场面。
日本NHK(日本广播协会)买下了《时事辩论会》全年的节目。根据日方的反馈,该节目的收视率在其外购节目中是最高的。
每段历史都是人的创作。在很多历史的关键点上,一念可以定乾坤。所以,我们更要有心怀历史的价值观。
星云大师:对于立场、意见不一样的人,其实我们应该心生欢喜,因为他们是我们最好的逆增上缘。天下是大家的,不必要求每一个人都和自己一样;世界是嘈杂的,当我们因各种原因而放弃直接沟通时,就难免横生误解。既然我们生活在千万众生共沐的阳光世界里,又为何将自己的心灵禁锢在历史的阴影里,只见扁舟不见海呢?
刘长乐:就全球视野来看,古老的希腊文明是第一次东西方文化冲突的果实,悠久的中华文明也是在黄河文明、长江文明等多种文化的冲突交融中产生的。可见,不同文明的共存与冲突是维持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。哪个民族具有文化包容的气量与博采众长的智慧,哪个民族就能持续进步。
星云大师:在冲突中学习,冲突也会变为动力。最怕的是一潭死水。
刘长乐:1999年,「凤凰」跟拍过一个独行去西藏的新西兰年轻人迈克,做出一期专题片《迈克眼中的西藏》。我们还与英国狮子集团合拍了非常精彩的专题片《中国》。慢慢地,我们找到了和西方人合作的一些秘诀。他们拍片子的角度跟我们不一样。按我们传统的模式拍《中国》,一定会从若干个大方向入手,譬如地大物博、人口众多、历史悠久……西方人则是从具体的一个家庭、一个蒙古包、一个人切入,重视形象思维,还偏爱演绎的方式,找演员装扮秦始皇、郑和等历史人物,营造出时光倒流的真实感。最近,有一位英国制片人提出跟「凤凰」合拍「中国改革开放30年」这一专题,我们同样也强调通过具体的人、事、物来表现。这就是融合学习的过程,是电视报道形式上的革命。20世纪80年代中期,媒体的作用是「解气」,后来是「解惑」,现在就是「解闷」、「解放」了,最重要的就是「个性回归」,强调人的价值。人的价值很具体,不是集体主义,是一个一个跟别人不一样的人。
很难知道他怎样与佛结缘,始于何时何因。但早在1991年这种缘分就已经开始,当时他创立「乐天公司」,是「凤凰」前身。命名「乐天」,已有乐观、达观、豁达、超凡脱俗之意。创立初期,即与当时健在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合作,创办「中国佛教文化数据库」,用现代电子数码科技,储存佛寺、佛、菩萨等资料,将古老、抽像的理念形象化,图片达数万张。
而在他的生命中,有两件物什非同寻常。一本他少年时读过的书,前苏联作家卡维林的小说《船长和大尉》;一尊布袋和尚的塑像,布袋和尚笑口常开。他说:布袋,也是不带,说的就是放下。他每见到佛像都要敬拜,往功德箱里捐点钱。
他每年都要到五台山礼佛。2002年,凤凰卫视女主持人刘海若在英国遭遇严重交通事故,昏迷不醒,他带着凤凰卫视高层领导与刘海若的妹妹,赶往五台山为其祈福超度。8天后,刘海若苏醒过来。「当然这里头包括医护人员和她的努力,但我相信冥冥中有佛力加持。」他还在五台山举行凤凰卫视的工作会议,参加人数达百余人。
您不信佛的确很遗憾,请看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这样的见识多广,思想深邃的人都是佛教徒,你还需要考虑吗?
新闻传播人,还是宗教传道者
2007年1月11日,既以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的工作身份,又以身为佛教徒的个人身份,刘长乐来到位于台湾高雄的佛光山,与星云大师进行对话。话题从「凤凰与佛的缘分」、「包容的管理哲学」一直到「和谐社会」。他说,「凤凰」讲和美,佛教讲慈悲,有着同样的精神核心。如果聆听到这样的谈话,你一定会恍惚:这个长得像弥勒佛的人,到底是传媒人,还是传道者?
他创办凤凰卫视的初衷简单而充满野心,他的梦想是把公司打造成「全球最大的华语电视网络」。如今,凤凰卫视同时拥有5个频道,它的新闻节目,已使它成为中国内地最受欢迎的电视传媒之一。
他主导的凤凰卫视一直慎用新闻的概念,它的新闻播报称为《时事直通车》,新闻评论节目称为《时事开讲》,新闻频道称为资讯台,从「讲」、「谈」以及《李敖有话说》的「说」、《有报天天读》的「读」——这些动词上,都可以看出,凤凰卫视更注重发出一种声音。而他作为凤凰卫视的缔造者,借助凤凰致力于拉近全球华人的距离,向世界发出了华人的声音。从
「9·11」事件的全程直播到派记者踏上硝烟中的伊拉克,从先后恭迎佛指舍利赴台、港,到促成李敖的大陆之行,人们感受到的是一个放眼世界、具有大中华视野和强烈使命感的太平绅士,为在两岸三地乃至全世界的华人圈营造「和谐」而努力。
凤凰每天有一个五分钟的节目,就叫「天地人和」,以和为贵、和气生财。用各种不同例子来讲「和」。「和」的理念,其实已经深入凤凰文化。一次采访,凤凰摄制队来到巴基斯坦的餐厅中,有一位外国人问他:「你们是什么人?」他答:「我们是中国人。」那人又问:「你们是哪部分的中国人?」他说:「我们是中国大陆、香港、台湾,还有海外回来的中国人。」凤凰卫视的员工和观众,正好覆盖了这完整的组合。
传播「和」文化,而非宗教一直以来,对于两岸三地佛教界的重要活动,凤凰卫视都会投入报道,先后直播了灵山大佛、天坛大佛和志莲净院的开光,以及佛指舍利到台湾、到香港。他说:「就以综合性、有知名度的电视媒体而言,凤凰在佛教的弘扬方面,做了最多。」
2002年,台湾佛教界从西安法门寺迎请佛指舍利到台湾全岛各地供奉,凤凰卫视全程直播,见证了万人空巷、至诚顶礼的场面,他深深被震撼:「在9·21地震灾区,我看见了受灾的乡村妇女流泪合掌,面容安详坚毅。我感受到即使在最苦难的人间,佛陀所代表的觉悟和慈悯,仍平等无碍地安抚着人最深的伤痛,触摸着人最深的希望。」
在他眼里,对于两岸三地民众来讲,佛教文化的感召力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中华文化的感召力。「佛教是海内外华人思想联系的纽带,尤其是汉传佛教在两岸三地都有着完全相同的声音、完全相同的感情。而凤凰在两岸三地、在全球华人中间所追求的是求同存异,强调以和为贵。因此,大家都认同的东西也是我们所要宣传的东西。」
他在2006年4月杭州召开的世界佛教论坛上发表演讲,「儒教治世、佛教治心、道教养身」在经过了千年轮回后,又一次彰显出一定的借鉴价值,不仅能为中华民族提供和谐振兴的动力,也会为渐趋刚性的西方文明带来清新祥和的活力;当此之时,把佛教中兴放在历史的、现实的和它与中华文化关系的角度去考量,就会发现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:既是传统文化复兴的需要,也是因应时代变迁应该进取的力量。
关于普陀山金凤凰的来历,有一些不同的说法。
一种说法是,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只金凤凰在普陀山的山窝里下了两只蛋,孵化成两只雏凤凰。这两只凤凰经过修炼,终于得道,化成两位俊俏的姑娘,行善积德,为人间带来吉祥安宁。这一带凤凰显圣的奇闻迅速传开,人们就把当地的这座大山起名为“凤凰山”。
另一种说法是,普陀山多宝塔后有只金凤凰,是由中国香港凤凰卫视刘长乐捐赠的,重达30多公斤。
然而,这些说法并未得到官方证实,因此,关于普陀山金凤凰的来历,目前尚无定论。
热闹气氛好
锵锵是拟声词,凤凰的叫声
三人行是节目中三个人聊天
表示热闹,气氛好
《锵锵三人行》是凤凰卫视出品的著名谈话类节目,由主持人窦文涛主持,一起针对热门新闻事件或社会热点话题进行研究,节目中众人各抒己见,但却又不属于追求问题答案的正论,而是俗人闲话,一派“多少天下事,尽付笑谈中”的情致,达到融汇信息传播,制造乐趣与辨析事理三大元素于一身的目的
刘长乐(1951年11月4日~),出生于上海,祖籍山东莱芜。于1996年创立凤凰卫视,现任全国政协常委、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。在其领导下,凤凰卫视已发展成为拥有6个电视频道、互联网、周刊、出版、广播、教育和户外电子大屏幕等多元化的媒体集团和上市公司。80年代初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(现中国传媒大学),并加入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,先后任记者、编辑、新闻评论员及高级管理人员多年,多次参与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报道和评论。2014年12月4日,在第六届世界华人经济论坛上,刘长乐获颁终身成就奖。12015年6月27日,在北京师范大学-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(UIC)的第七届毕业典礼暨荣誉院士颁授典礼上,刘长乐获颁UIC荣誉院士荣衔。